《猫在巴黎》是法国疯影动画工作室(Folimage)制作的兼具艺术品味与商业性的动画电影配资官方平台,由让 - 卢普・费利乔利和阿兰・嘎诺尔联合执导,是法国动画中登陆大荧幕的优秀长篇剧情片代表。
疯影动画工作室成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受法国 “艺术去中心化” 政策影响,位于法国东南部城市瓦朗斯。创办人雅克 - 雷米・吉埃尔希望创作不偏离艺术美学且能被商业市场接受的全年龄段作品,并于 1999 年促成炮提叶动画电影学校的建立,对法国动画影响深远。《猫在巴黎》是疯影的第三部动画电影,制作历时 5 年多,2010 年底在法国上映。
影片上映后反响良好,2011 年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动画电影提名,本土主流媒体多给予 4 分评价,《电影手册》称其为 “非常成功的 2D 动画”。2012 年,该片入围第 84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是当年唯二的外国动画和 2D 动画之一,被评论家视为惊喜之作。
故事充满法兰西浪漫色彩:巴黎的黑猫蒂诺白天是失语小女孩佐伊的宠物,夜晚则陪伴大盗尼克穿梭屋顶。佐伊因父亲被恶人科斯塔杀害、母亲让娜忙于工作而失语,某晚尾随蒂诺与尼克相识,却意外撞上科斯塔团伙盗窃文物,尼克被让娜误会,陷入危机……
视觉体验是影片的一大亮点。让 - 卢普受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家影响,人物形象以曲线勾画,配色大胆饱满。制作沿用传统 2D 动画方式,先手绘再扫描进电脑处理,坚持手工制作,认为 “手工瑕疵能让人感受到屏幕背后人的存在”。
展开剩余38%两位导演合作超过十年,1987 年、1988 年先后进入疯影,共同创作过 14 部短片。在《猫在巴黎》制作中,阿兰负责构思故事、写剧本及画故事板草图,让 - 卢普在此基础上创作精细画面,之后阿兰与小团队做 Layout,最终由动画师完成制作。
该片入围奥斯卡让导演们惊喜,这也是他们首次与美国产生关联。纽约国际儿童电影节曾展出该片,《纽约时报》认为在欧洲和日本,因传统严肃艺术强势、国内市场较小,商业允许主流电影出现同时适合儿童和成年人的作品。
这部广受赞誉的《猫在巴黎》,展现了法国动画的独特魅力,值得一看。
发布于:四川省灵菲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